關於我們 電子報 捐款
您可能會以為這是一篇文史考據文,其實這篇是與湧泉有關的調查記錄。原本是一個生態調查,卻意外地掉入文史疑雲裡,而證實過程竟演出大驚奇。
在每天的生活中,「米」是台灣人最不可或缺的主食,早餐吃的飯團、中午吃的排骨便當、晚上吃的咖哩飯;但有沒有想過,米是從什麼樣的地方生長起來的呢?一般提到稻米時,除了插秧時小小綠綠的苗株、成熟後迎風搖盪的金黃稻穗,以及收割後一堆堆的黃黃的稻梗外,腦海中還會浮現出哪些東西呢?
年輕的田董米經理林哲安拿著剛做好的鬆餅,邀請路過的消費者試吃,一邊說明鬆餅粉的來歷。鬆餅的主要成分鬆餅粉,百分百來自蘭陽溪水田,不但自產自消,更來自水田濕地、能保育水鳥!
如何善用我們的地下水庫是本世紀蓄水空間新思維。屏東科技大學工學院長丁澈士長久來關注地下水庫的利用,這幾年,屏東縣政府在來義、萬巒與新埤鄉交界,開挖大潮州地下水人工補注湖,便成為一項重要的觀察指標。
豐濱新社村Dipit部落水梯田旁,一排竹子敲打著鐵器發出咚咚咚的聲音,一旁忙著農事的Fayi、Faki,好像回到小時候跟著他們的Fayi、Faki在田裡工作的情境,就是這樣的咚咚咚聲音,讓他們確信嚇跑雀鳥,讓水稻豐收!
早晨七點多鐘,水漾森林露水消退,陽光灑滿水面,逼退昨夜穿著的厚衣物。藪鳥、繡眼畫眉、青背山雀等群鳥的叫聲此起彼落。以鳥叫聲為伴,沿著湖邊環視水漾森林,一路走到出水口,嘉義林區管理處阿里山工作站主任賴龍輝指出擋住出水口的岩壁,解釋堰塞湖沒有潰堤的可能因素。
堰塞湖大多是臨時形成的脆弱水塘,最擔心潰堤造成中下游聚落災害,因此必須長期監測。水漾森林面積約6公頃,出水口因有岩盤阻擋,評估後認定暫時不會因潰堤影響豐山村。
「人在大自然看到有水流動,會有安心與愉快的感覺,河川是自然與水之間重要的連結。」在日本研究多摩川源流40年的中村文明這麼說。源流研究從河川源頭所在地的森林,沿著河流追溯沿途聚落和河川的關係。台灣有著同樣豐富迷人的河川,其中之一,是發源於玉山的楠梓仙溪,在與荖濃溪會合成為高屏溪之前,沿途發生的故事,絕對不容錯過。
楠梓仙溪的源頭處,位於海拔2200公尺,湍急冷冽的溪流中甚至沒有魚,一直要到那瑪夏區,人們開始注意到台灣原生淡水魚多麼活力充
冬日的小琉球氣候依舊和煦,一早出門,戶外穿著薄長衣,仍讓陽光微微逼出汗。騎著機車環島漫遊,不時遇到三五成群或倆倆成雙的遊客,錯身而過。旅店的員工說,這個季節是淡季,旅客明顯的少,卻舒服得讓人流連忘返。
環島公路隨時都可以停下來觀賞海岸線,一些地方也設置涼亭、賞景台,機車停在一邊就可以靠近海岸眺望,或坐下來休息。
春天的奧萬大是熱鬧的,只是這份熱鬧並不屬於人們。4月份的清晨,鳥兒們聒噪的評論天氣、食物,以及育兒經,躲在葉片間的毛毛蟲,小心翼翼閃躲鳥兒們的注意,一邊努力啃食葉片,想著趕緊變態遠飛,才動著這個意念,葉子也跟著晃動了。
長得茂盛的山櫻樹,經過一個冬季在人們以誇讚餵養後,結出豐盛的果實,它們不在乎鳥兒啄食,只希望飽食的鳥兒,將種子帶到更遠的地方落地生根,壯大山櫻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