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基本資料 | ||
中文名稱 |
臺南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官田濕地) |
水雉交尾 園區溼地景觀
|
溼地類型 |
為人工濕地,以湖泊型態為主。 |
|
溼地範圍 |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位於臺南市官田區,濕地範圍在縣道171、南64與南65所構成的三角形區域內。 |
|
溼地GPS座標 |
23° 11' 3.18'' N,120° 18' 39.27'' E |
|
成立時間 |
2000年1月15日開工,同年5月月底完成營造,並陸續種植水生植物。 |
|
溼地面積 |
約15公頃。 |
|
海拔 |
約20公尺 |
|
管理機關 |
目前由臺南市政府委託社團法人臺南市野鳥學會經營。 |
|
溼地概況與人文歷史 |
||
溼地介紹 |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是一塊以水雉保育為主而成立的人工濕地,也是國內知名的補償型濕地 (mitigation wetland)。補償型濕地指的是為了彌補經濟開發等對於濕地的損失而另外營造的人工濕地。 1990年,高速鐵路工程局籌備處成立,有關高速鐵路 (高鐵) 的籌建自此展開。然而,由於高鐵的規劃路線經過水雉的重要棲息地德元埤,高鐵籌備處在環評報告書中承諾在施工前會蒐集完整生態資料,提出具體野生動物減輕對策。 1994年,高鐵環評有條件通過,結論中提及關於高鐵需另行提出水雉的保育計畫,否則不予動工。 1998年,環保署經四次審查,通過「高速鐵路水雉等保育計畫草案」,其結論第二條為「應完成15公頃棲地租用事宜後,該路段始得動工。」 經過聽取環保團體的建議,復育區選擇台糖官田農場的15公頃土地,並於第三次審查會通過「如復育可行,則研擬擴大範圍」的法源依據,作為未來擴大復育區之用。 台南縣政府於1999年委託中華鳥會與濕地保護聯盟執行復育計畫,並於2000年1月著手進行。兩期的整地過程於5月底完工,並於整地後開始種植各種植物。園區於2007年更名為「水雉生態教育園區」,開放一般民眾登記參觀。 十年來,管理單位克服經費、人力、濕地經營管理等困難,努力經營棲地的復育與水雉的保育,成果卓越。首先、保育區設立後,全台水雉的數量明顯提升。2000年以前的調查,全台灣的水雉族群從未超過100隻,復育區成立後,2002年的就調查到了212隻的水雉;2011年8月,光是台南地區的調查,就至少有323隻成鳥。此外,依照園區網站上的說明,復育的成果還包括:復育區內的繁殖成功率與族群密度比區外高、各季節的族群變動較低、可在短期內恢復族群數量等 |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原為一片甘蔗田 2000年成立的水雉復育區範圍
|
溼地環境介紹 |
||
動物分布 |
小鷿鷈、夜鷺、大麻鷺、綠蓑鷺、栗小鷺、黃小鷺、黃頭鷺、黑冠麻鷺、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池鷺、紫鷺、倉鷺、小水鴨、白眉鴨、琵嘴鴨、鳳頭潛鴨、尖尾鴨、赤頸鴨、魚鷹、黑鳶、澤鵟、紅隼、鵪鶉、環頸雉、棕三趾鶉、白冠雞、紅冠水雞、赤腹秧雞、董雞、緋秧雞、水雉、彩鷸、高翹鴴、燕鴴、小環頸鴴、東方環頸鴴、金斑鴴、灰斑鴴、環頸鴴、小辮鴴、磯鷸、小青足鷸、青足鷸、鷹斑鷸、白腰草鷸、田鷸、紅胸濱鷸、丹氏穉鷸、黃足鷸、尖尾鷸、白翅黑燕鷗、斑頸鳩、紅鳩、番鵑、臺灣夜鷹、小雨燕、翠鳥、小雲雀、家燕、洋燕、赤腰燕、棕沙燕、灰沙燕、白鶺鴒、灰鶺鴒、小水鷚、赤喉鷚、白背鷚、白頭翁、棕背伯勞、紅尾伯勞、藍磯鶇、野鴝、黃尾鴝、虎鶇、白腹鶇、赤腹鶇、小彎嘴畫眉、棕扇尾鶯、褐頭鷦鶯、灰頭鷦鶯、大葦鶯、黃頭扇尾鶯、短葦鶯、短翅樹鶯、黑枕藍鶲、綠繡眼、灰頭黑臉鵐、田鵐、野鵐、斑蚊鳥、白腰文鳥、黑頭文鳥、麻雀、八哥、灰椋鳥、大卷尾、樹鵲。 |
|
植物分布 |
日本滿江紅、滿江紅、南國田字草、水蕨、人厭槐葉萍、槐葉萍、大安水蓑衣、柳葉水蓑衣、長梗滿天星、空心菜、粉綠狐尾藻、聚藻、圓葉節節菜、小莕菜、龍骨瓣莕菜、印度莕菜、苦檻藍、蓮(白色荷花)、芡實、大王蓮、臺灣萍蓬草、一般觀音蓮、四季觀音蓮、香水蓮花、滿天星、子母蓮、齒葉夜睡蓮、白花水龍、細葉水丁香、水丁香、小花水丁香、絨毛蓼、白苦柱、紅辣蓼、水柳、過長沙、心葉母草、菱角、四角菱、野菱、水芹菜、水金英、黃花狸藻、絲葉狸藻、東方芡藻、高雄芡藻、石龍芮、野慈菇、圓葉澤瀉、大萍、異花莎草、碎米莎草、荸薺、非洲紙莎草、三角莎草、水毛花、斷節莎、單葉鹹草、稗、水禾、李氏禾、茭白筍、苦草、水蘊草、燈心草、青萍、水萍、無根萍、紫萍、馬藻、馬來眼子菜、長苞香蒲、香蒲等。 |
|
特殊物種介紹 |
水雉 (Hydrophasianus chirurgus),為農委會公告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鳥類。過去在台灣的湖沼、水澤、濕地廣為分布,近數十年來,由於棲地的破壞,造成數量銳減,在2000年前後,一度少於100隻,以臺南官田一代的菱角田分布最多。近年來,由於保育意識的提升,以及設立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等保育措施,讓水雉的數量穩定成長,2012年的調查的數量,光是臺南地區已經超過300隻。 水雉的繁殖行為特殊,為一妻多夫制。母鳥在生蛋後離開巢位,由公鳥負責孵蛋與照顧幼鳥。 |
兩隻雄水雉爭地盤 水雉產卵 |
珍貴稀有的物種 |
野鵐、紅隼、水雉、彩鷸、燕鴴、澤鵟 |
|
應予保育的物種 |
紅尾伯勞 |
|
保育現況 |
過去,園區為了水雉復育,原則上並沒有對外開放。一直要到2007年,為了提升全民對於水雉保育、濕地保育的認識,園區開始開放參觀。 在濕地的經營管理上,經營單位面臨的主要困難有數點。(1) 水源的不穩定:由於園區的用水來自嘉南大圳,整個冬季可以說均是面臨無水可用的窘境;(2) 外來物種的危害:福壽螺 (大量繁殖、並啃食菱角)、粉綠狐尾藻 (大量生長,快速的佔滿整個水池表面,造成其他水生植物無法生長)、泰國鱧 (大量繁殖,並會獵食水雉幼鳥) 等外來生物,對於棲地管理、水雉保育造成很大的威脅;(3) 農藥的威脅:近兩、三年,陸續發生水雉於冬季在園區外水田覓食時,因農藥而死亡的案例;(4) 營運經費不足。 |
|
其他相關資訊 | ||
相關專文介紹 |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留給水雉一個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WVj-XiG_pA 水雉幸福方程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xyWIgMiMLk 凌波仙子水雉產官環3贏案例 |
|
交通方式 |
由國道一號麻豆交流道,或是從國道三號官田交流道,均可到大園區,詳細交通路線可見園區網站: |
|
注意事項 |
要進入園區,必須到「臺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網站 (http://jacana.tw/) 登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