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part1

全臺最袖珍的保護區‧臺北赤蛙新天地
│劃定時間及法律依據│2012年3月3日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
│保護面積│1.1公頃
│範 圍│桃園縣楊梅鎮高榮里仁美段167地號
│管理機關│桃園縣政府
│保育對象│沼澤生態系

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緊於桃園縣楊梅鎮高榮里,位置隱密,四周環繞著一片竹林及相思樹林,只有一條彎彎的小路進入,是很典型的鄉間景色。然而這裡的生物多樣性之豐,卻令生物學家為之驚艷!這裡原本為桃園自來水公司所有、編號第731號的埤塘,早年為戰備溜池,近年因水閘失修,逐漸衍生為沼澤溼地,也意外成為野生動物的庇護所,同時孕育了許多珍貴稀有的原生物種與水生植物,其中以保育類動物──臺北赤蛙最具代表性。
臺北赤蛙原本棲息於西部平原的溼地環境中,是經常可見的蛙類,性喜棲息於平地水田、埤塘與灌溉溝渠等淡水溼地;但近年來由於土地開發、水源污染、使用農藥、農田休耕等因素,目前只有臺北(石門、三芝)、桃園(龍潭、楊梅)、臺南(官田葫蘆埤)、屏東(內埔、萬巒)等零星地點分布,已有瀕臨滅絕的危機。

731號埤塘周邊有茂密樹林環繞隔離,形成生物多樣性天堂(圖片來源:黃世仁攝)

 

731號埤塘周邊有茂密樹林環繞隔離,形成生物多樣性天堂(圖片來源:賴卓彥攝)

最早注意到731號埤塘的是臺北市立動物園的研究人員。在他們長達10年的觀察中,楊梅地區幾乎全年皆有臺北赤蛙出現,高峰期大多出現在4~7月,最高曾有僅兩天即觀察到數量達137隻次的紀錄。由於臺北赤蛙對環境的改變很敏感,環境稍有污染,就難以存活,因此可作為生態指標──只要環境中有臺北赤蛙的存在,就代表環境品質健康穩定。
除了臺北赤蛙外,這裡還曾發現黑眶蟾蜍、盤古蟾蜍、中國樹蟾、貢德氏赤蛙、小雨蛙、長腳赤蛙、澤蛙、拉都希氏赤蛙等十餘種蛙類。
731號埤塘緊臨人類社區,或許是有賴一小片樹林提供緩衝,加上池中茂盛的水生植物供了庇護,這裡除了蛙類繁多,還有罕見的雙截蜻蜓等共 6 科35種的蜻蜓,以及非常稀有的臺灣原生田蚌、鱧魚、塘蝨和金錢草等多種物種。在臺北市動物園研究人員於2007~2008年的調查中,也記錄到爬行綱龜鱉目的柴棺龜、斑龜、鱉,其中柴棺龜為保育類動物;蛇類則有花浪蛇、鉛色水蛇、赤腹遊蛇、草花蛇、雨傘節,其中鉛色水蛇、赤腹遊蛇和雨傘節為保育類動物;蜥蜴類則有斯文豪氏攀蜥、蓬萊草蜥、無疣蝎虎,其中斯文豪氏攀蜥和蓬萊草蜥更為臺灣的特有種蜥蜴。
這麼多保育類及臺灣特有種動物都在此小小一方水池中生活,可見溼地的保存多麼重要;因為保護稀有動植物生存的溼地環境,才能讓物種生生不息。「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成立,不僅是桃園埤塘生態保育的第一步,也代表更多日益稀少的溼地生物因而受到保護,多了一個生存空間,得以安養生息。
(圖片來源:黃世仁攝)

臺北赤蛙
Rana taipehensis
於1908年,由美國學者John Van Denburgh在新北市八里區首次發現。牠在分類上屬於兩棲類無尾目赤蛙科,是一種漂亮的小型蛙類,雄蛙體長約2.5至3.1公分之間,叫聲為「嘰~嘰~」,雌蛙可達4公分。體態纖細修長,吻端尖長,背部體色呈現鮮綠色或綠褐色,背側褶白色或金黃色,背側褶兩側為黑色,鼓膜大而明顯,四肢細長趾端具有長型吸盤。臺北赤蛙大多棲息在平地水田、埤塘與灌溉溝渠等淡水溼地,春、夏兩季是牠們的繁殖期,會分多次產卵,每次約產下20~40顆,總數約三百多顆。赤蛙在過去十分常見,但是近10年來,由於農藥濫用,加上赤蛙對環境變動十分敏感,至今只剩下臺北三芝、石門,桃園龍潭、楊梅,臺南官田及屏東內埔、萬巒等地,具有穩定的族群。目前農委會依照野生動物保育法,將臺北赤蛙公告列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
(圖片來源:蔡桉浩攝)

 

 

閱讀 5177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四, 22 一月 2015 17:13

媒體

731號埤塘周邊有茂密樹林環繞隔離,形成生物多樣性天堂(圖片來源:黃世仁攝)

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緊於桃園縣楊梅鎮高榮里,位置隱密,四周環繞著一片竹林及相思樹林,只有一條彎彎的小路進入,是很典型的鄉間景色。然而這裡的生物多樣性之豐,卻令生物學家為之驚艷!這裡原本為桃園自來水公司所有、編號第731號的埤塘,早年為戰備溜池,近年因水閘失修,逐漸衍生為沼澤溼地,也意外成為野生動物的庇護所,同時孕育了許多珍貴稀有的原生物種與水生植物,其中以保育類動物──臺北赤蛙最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