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傳統智慧學習 成大師生以浮島探索洪災調適

2016年1月18日台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台南市運河盲段上,一座種滿植物的花園,漂浮在水面上。這是由成大「低地洪災管理課程」以原住民傳統浮島概念,由25位國際學生分工合作完成的「漂浮花園」,首度亮相後,將為低地防洪調適、增加棲地多樣性、淨化水質以及美化景觀等多項功能服役,探索氣候變遷下,浮島能提供的可能性。

台南運河上的漂浮花園,來自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系師生效法原住民智慧的洪災調適思維。攝影:廖靜蕙。

以漂浮花園探索低地上的防洪調適

在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副教授王筱雯、工業設計系荷蘭籍客座教Bart van Bueren指導下,花了6周時間修復及完成兩座浮島。

近百年來工程思維主導下,「浮島」的概念成了創新思維,其實日月潭邵族的先民們,早已利用浮島的多樣性捕魚。「先民的智慧在現代化過程淡忘了!」王筱雯說,這幾年雖尋求示範型浮島的實踐契機,卻苦無合適場域。

2014年台南市政府以運河為主題舉辦的「水色藝術節」,徵選17項作品在運河盲段傳達親水、藝術的概念,Bart van Bueren提出「漂浮花園」作品,富含低地國荷蘭與水共生的概念。然而,藝術節展示過後,就任由這件作品衰敗、淪為廢棄物。

荷蘭在歷經幾次天災之後,發展防洪調適的概念。目前荷蘭約有16,000座水上屋,包括80%傳統船屋以及20%新式漂浮屋。成大研究團隊資料指出,「漂浮屋提供人們在擁擠的城市外,一個新的居住空間選擇,其漂浮特性除能減輕水患威脅,亦使搬遷具備彈性。」

王筱雯得知後,覺得非常可惜,決定讓這件作品重生。經與水利局討論並獲得首肯,他連繫Bart van Bueren,並結合這學期開的「低地洪災與管理」課程,思考浮島的功能在台灣是否適用,並發揮水利工程的強項,修補結構體,讓它成生成為名符其實的水上花園。

成大教授王筱雯主持成果發表會。圖片來源:成大王筱雯研究室提供。

浮島共有兩座,面積各約6坪,基座是由廢棄蚵架的保麗龍塊組成,蚵架上的保麗龍塊常常因暴風巨浪碎裂,漂離水岸造成海洋生態的危機。學生因此以環境永續的概念,收集四散的保麗龍塊,完成結構的主體。

所有學生也依興趣專長分為四組:從頭到尾持續進行的民眾參與組,展開相關的調查之後,接著就是結構組入場,然後是水質監測組及植物組,依序完成浮島花園的任務。

其中,植物組以及水質監測組非水利工程長項,就對外討救兵,透過台南社大李武昌老師全程指導,以及與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張智華合作;這項實踐也從課堂發展成一項與台南市政府常態性合作的計畫。

低地防洪工程外思維:調適、與水共生

王筱雯指出,雖然民眾都知道低地調適的概念,但在實踐上仍有一段長路要走。過去低地防洪仍以工程為主,民眾非常仰賴工程保護安全,卻未意識到工程的保護只能到一個程度,超過這個標準就無法提供安全了!

這也造成民眾對政府某種程度的誤解,認為政府為何不以工程保護身家財產的安全?但即便政府提供的任何工程措施,都只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

而低地防洪調適難以言詞或概念溝通,因此才嘗試以實例來與民眾溝通。台南運河上的浮島就是一例。

王筱雯說,浮島可以有很多想像,例如住宅、農園等,許多功能尚待證實,在這座實驗性的浮島上,研究團隊希望能具備棲島、水質淨化以及環境教育的功能。

先民為了生活,在一片水域營造多樣性生態環境,一旦多樣性的棲地存在,就會吸引魚群,並藉此捕魚。因此除了浮島這個名稱,也常聽到棲島,水下吸引魚群,島上吸引鳥類駐足休憩,就是強調生態多樣性的概念。

在水質監測上,試圖了解這些植物和運河的水質有哪些互動與關連,浮島的實施能處理水質到何種程度?因此在漂浮花園上的植物不澆水,讓植物的水源及養分都來自於運河。兩座浮島面積很小,能夠影響運河的水質也是局部的,因此會先監測局部數據,再評估是否將經驗擴大。

學習與水共生是防洪調適的重要概念,未來人們可能居住在浮島屋,在水質允許條件下種植各項作物,這座浮島將提供環境教育、民眾參與的場域。

浮島上將持續進行植物、水質以及浮島結構的監測,依據監測數據滾動管理及調整。而這套模組與概念則提供給有興趣的社區、團體。「我們想建立的模組是提供建置浮島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元素以及可行性,在各地因地制宜的調整、實踐!」王筱雯強調不是複製成品,而是依據不同環境條件建置屬於當地的浮島。

漂浮花園施作過程。圖片來源:成大王筱雯研究室提供。

與社區溝通 學習在地智慧

擔任民眾參與組長組長的碩一學生林瑋佑,第一次和里長交手就鎩羽而歸,王筱雯卻視為難得的學習經驗。

他自己在布袋濕地的研究計畫中,也有類似的處境。在第一年第一場的座談會中,有一位後來暱稱為「火爆哥」的民眾,指著的鼻子說「你們只是眾多到這裏做調查,寫完報告就拍拍屁股走人的眾多團隊之一!」

那時是王筱雯國外回來的第二年,充滿雄心壯志,卻因這段話深感挫折,一方面不解為何居民有此感受,另方面也下定決心要有所不同。過去大家在談濕地,都是做生 物調查,民眾知道這裡有什麼鳥、什麼魚,卻不知道能做什麼。因此,研究團隊初到布袋濕地就決定以水文來切入,因為水是建構一切的根本,也最是該學習的元 素。

雖是基於面子問題,不想讓社區失望,但也是發自內心的期許。經過幾年來的蹲點,所有的調查都有在地居民的參與。藉由一再與社區的溝通,慢慢讓居民了解進行的計畫,因此第二年和當地民眾成了夥伴關係,至今,火爆哥和研究團隊在不同的場合訴說著同樣的願景。

「科學研究」、「在地智慧」以及「政策資源」是王筱雯治學理念,尤其是在地智慧有賴民眾參與、貢獻。他說,社區參與的重點在於讓居民知道學術單位在做什麼,否則,學術單位自認清高,覺得自己是唯一,不跟民眾溝通,結果只是紙上談兵。而大學也有當負的社會責任,並非只是教教書,而必須踏出社區。

「當意識到有一天要與水共生,才會發展出調適的作為。」王筱雯說,洪災無法避免或減少,浮島也無法防洪與減洪,唯有觀念轉換,學著與水共生,增加洪災下的應變能力才是最佳方案。「大環境不易改變,但小環境是可以透過涓滴力量,一點一滴地改變!」

浮島花園實踐

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王筱雯認為只有民眾參與才能獲得在地智慧。攝影:廖靜蕙
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系副教授王筱雯認為只有民眾參與
才能獲得在地智慧。攝影:廖靜蕙
民眾參與組主要任務是了解居民的期待和需求,學生製作「環境滿意度調查」問卷,讓受訪者了解浮島以及氣候變遷對環境的影響。組員必須在當地鎖定居民和觀光客訪查,完成50份問卷。

負責民眾參與組的是碩一學生林瑋佑,一開始信心滿滿,但第一次前往里長家,便因誤會未守時而受到責怪,又因認知的差異,讓對方覺得學生散漫,連計劃書也沒準備;這讓他領悟到應以學習的心態,聆聽里民的聲音,溝通的訊息也必須明確;而這正是王筱雯期待學生在學校階段就該養成的態度。

結構組是由博士後研究員郭偉丞負責。主要是計算浮體能承受多少土、植物、攀架的重量,以及選擇結構體的材料。

包覆的質材採用固定沙灘的沙腸袋,能保護結構體。百吉網則可避免保麗龍脆化散落,網子耐久性佳。另外也使用彎曲度好的竹子支撐結構,因為是自然材料,就算壞了還可很快替代,具有永續性。至於承重量的計算是依據植物專家提供的植物土深(約10~30公分),計算浮台能不能承重。綁在結構四周的廢棄輪胎,則避免碰撞。

目前浮島綁在岸邊,一旦放開,就會飄到運河中央,到達定點就能下錨固定。郭偉成說,浮台承重20個人沒問題,不過人上去主要是維護管理,不提供遊憩功能。

為浮台裝翅膀!這是為了測試各種植物與水質的關聯性。攝影:廖靜蕙
為浮台裝翅膀!這是為了測試各種植物與水質的關聯性。
攝影:廖靜蕙
植物組是由博士後研究員郭品含負責,邀請台南社區大學李武昌老師及台灣蘭花師傅李華義老師擔任顧問。

兩座浮台有不同的設計,其中一座附有地下水庫,兩座浮台都有「翅膀」。郭品含說,浮台是遮蔽的空間,能調節溫度及藻類生長的速度;地下水庫的設計是讓雨水下來時,透過這些介質留住水,和另一座就沒有這項設計的浮台,以水質供應比較其差異。

裝在浮台周邊的翅膀,主要構造是竹筏,再於上面覆土種植植物;除了第一次給水,之後就靠根系吸水。實驗的設計包括比較吸到鹽水、淡水以及吸不到水,對水質造成的差異。

植物選擇如海檬果、草海桐、蔓莖這類耐旱、耐鹹,並具備水質淨化的物種。由於能吸到鹽水的植物不多,只有紅樹林,因此與援中港濕地合作,索取一些紅樹林種苗到此測試。浮台上竹架的設計是吸附空氣中的水氣,讓水沿著竹子滴下來成為水源。

 

閱讀 3743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四, 28 一月 2016 18:29

媒體

台南市運河盲段上,一座種滿植物的花園,漂浮在水面上。這是由成大「低地洪災管理課程」以原住民傳統浮島概念,由25位國際學生分工合作完成的「漂浮花園」,首度亮相後,將為低地防洪調適、增加棲地多樣性、淨化水質以及美化景觀等多項功能服役,探索氣候變遷下,浮島能提供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