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71

本文作者周靈芝以《溫室英國》等數個生態藝術案例,對照國內面臨的情境。反觀台灣西岸國土也遭受著海岸侵蝕、土地流失、既有聚落生存受到考驗的關鍵課題,提出嘉義布袋鹽田濕地現正進行的土地利用轉型,或許不失為一個值得思考發展的方向。

週三, 24 七月 2013 16:54

新鮮海滋味

一匙匙淺黃色湯汁緩緩地透過紗布流入鍋中,媽媽專注地一遍又一遍重複著一樣的動作,熱熱的水氣帶著香濃的海水味輕飄飄地散在空氣中,「媽媽好香喔!好了沒,好想要吃喔!」「等一下還要放到冰箱冰起來啊,再等等喔!」

台灣農田生態系成員大田鱉在研究人員復育下歸隊,圖為野外抱卵護幼的大田鱉雄蟲。(圖片來源:楊平世研究團隊)

大田鱉號稱昆蟲類的猛禽,是台灣體型最大的昆蟲,在日本被列為天然紀念物。由於對環境敏感,只能在無毒、乾淨的水域生存,一旦農田使用農藥、化肥,幾乎就找不到大田鱉的蹤跡。50年來因為化學品污染水源,讓牠銷聲匿跡,只存留在5、60歲以上民眾的記憶中。

週三, 17 七月 2013 13:32

永安生態月(7/20、7/27)

【主辦單位】內政部營建署、高雄市政府

【活動日期】102.7.20 永安工作假期、102.7.27 永安溼地教育解說會

【主辦單位】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活動日期】102/8 /19 (一)8:20~15:00

【活動日期】7/15、7/26、9/21、10/5

【活動地點】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教學大樓一樓

 

週三, 03 七月 2013 15:53

埤塘-另類生態水庫

早年先民拓墾台灣時,為了灌溉農田,多挖埤塘來蓄水灌溉,以避免降雨和溪水供應不足的窘境。現在社會已從農業轉為工商業社會、人口增加、農田面積減少、灌溉需水量需求大幅降低,埤塘也漸漸不受重視。台灣埤塘及溼地的效能除了就像是一個地方性的小型水庫,規劃埤塘恢復原有功能外,再朝結合現代環境與生態保護新觀念,以及振興地方經濟等面方進行規劃,應可達到雙贏的局面。

退休後,你的夢想是什麼?找個清幽的山頭養老?環遊世界五大洲?還是上太空旅遊,江山米創辦人謝鵬程的退休願望是『回老家種田』

作者:古國廷

「萬掌伯可以跟您合照嗎?」「請問您是甚麼時候開始曬鹽的?」眾多學員圍繞著資深曬鹽達人萬掌伯,像小粉絲一樣提出各種要求和疑問。走出來了,學員從家中餐桌走到布袋鹽田,赤腳踏著餐餐品嘗的同一種鹹味;連接起來了,人與人的關係連接起來,看著老鹽工黝黑皮膚駝著背,扛起布袋百年風華。

週一, 13 五月 2013 18:40

內陸濕地常見植物

Nuphar_shimadai
第 3 頁,共 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