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73 知本濕地光電 爭議聲中部落「諮商同意權」過關
今日上午,台東知本卡大地步部落針對傳統領域土地Kanaluvang上設置光電案。進行「諮商同意權」投票。雖然之前的部落會議已經決定反對這項開發,但投票結果仍以贊成187票、反對173票通過。
部落「諮商同意權」即將投票 知本光電爭議總整理
田寮洋鐵橋事件簿 「國土綠網」精神能否實現?
台灣鐵路管理局在「宜蘭線第三雙溪及新社橋改建計畫」中,規劃興建一座脊背橋,跨越雙溪河,民間團體擔憂將衝擊田寮洋的環境,但興建工程已經發包。希望顧及水安全與鐵道安全,同時不想損傷田寮洋,如何找到兩全其美的好方案?
與戀人聖地旁的瀕危物種共存 日本瀨戶內太陽光電的野鳥復育計畫
拜訪台灣濕地的美食家 定期為關渡生態系統打分數
對於許多人來說,濕地是一個陌生名詞。但是,許多民眾喜歡去的空間如河濱公園、海邊沙灘、小溪流甚至連陽明山的竹子湖其實都是濕地。濕地帶給人們許多的價值與貢獻,但我們對它們卻所知甚少。
大戰人厭槐葉蘋 再累再苦都值得
徐國勇視察彰化濕地 盼在地方生計與保育間取平衡
彰化海岸濕地早在2009年底被評定為國際級重要濕地,後因國光石化開發案與當地漁民質疑生計會受影響,導致畫設進程延宕,內政部長徐國勇23日應立委洪宗熠邀請親至大城、漢寶濕地視察並聽取環保團體與地方意見時表示,期盼贊成與反對的雙方溝通對話,在「生態保育」與「明智利用」之間取得平衡,共創雙贏。
全球黑琵數量破四千 亞洲鳥類保育史寫下新頁
黑面琵鷺基因組首次解碼不但證明保有基因多樣性,族群數量也呈現穩定成長!2019年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結果11日出爐,全球黑面琵鷺族群總數首度突破4000大關,共達4463隻,比去年增加522隻,增幅13%,其中,全球過半的族群共2407隻、53.9%選擇於台灣度冬;香港觀鳥會預估,有望從IUCN瀕危物種受脅等級再降一等。
親愛的,我把招潮蟹放大了 台江學園開先例 創造濕地共學空間
濕地生態往往給人「歐嚕嚕」、什麼都看不到的印象,日前正式對外營運的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透過展示放大模型,讓濕地生態系成員一目了然,在國家公園體系中首開先例。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生命的價值不因尺度而有差異」,邀請民眾到台江國家公園時,記得先到遊客中心認識濕地成員。
國家級西湖濕地赫見廢棄物 環保人士痛心生態寶地破功
國家級苗栗縣西湖濕地是重要生態、教學場域,靜宜、虎尾科技大學講師趙克堅23日帶學生,赫見大批磚塊、鋼筋等建築廢棄物,昔日生態寶地變樣。趙克堅懷疑這些廢棄物,是縣府2018年底發包公司寮漁港清淤工程惹的禍。
打造水鳥濕地新樂園 鄭文燦:桃園許厝港復育三年3億啟動
桃園市大園沿海許厝港國家級濕地,每年候鳥過境多,市政府為打造「許厝港濕地水鳥樂園」,25日舉辦許厝港濕地生態復育營造工程,市長鄭文燦表示,未來三年將投入3億元,把過去的人工魚塭因水太深,不利野鳥棲息,決定將老街溪河口的將9萬9000方淤泥回填魚塭,將可新增22公頃新濕地生態,吸引野鳥棲息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