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翡翠水庫水質 環團反北宜直鐵開發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看守台灣協會等多個環團今(21日)在立院召開記者會反對北宜直鐵開發,他們指出,北宜直鐵路線行經老舊煤礦區、斷層,恐有坍塌風險,將嚴重污染翡翠水庫水質,影響的是600萬名雙北市民的生命之水,呼籲交通部停止開發,否則將是民進黨末路。
體檢四湖海岸林:垃圾入侵、火災、地層下陷變濕地 經營管理大考驗
海岸保安林具有重要的保全功能,台灣沿海地景多樣性,海岸林經營管理方式也跟著保全對象與目標調整。林務局最近逐步展開海岸保安林總體檢,而位於西南沿岸的保安林,長期因地下水超抽、風災導致海水倒灌等因素而改變地貌,該繼續造林或順應自然變化,成了重要課題。
阻茄萣開路 為保下世界前三大重要黑琵棲地 居民提告卻敗訴
爭議多時的茄萣1-4號道路開發案環評,在地居民和環團兩度提起行政訴訟,昨(12)日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居民敗訴。
由於1-4道路一旦開闢,將切割黑面琵鷺的重要棲息地,且對茄萣當地交通改善無明顯必要性,長期關心茄萣濕地生態和地方發展的保育團體及民眾,到場聆聽判決後感到相當失望。
彰化縣海岸最後的淨土 漢寶濕地發現帶鰕虎罕見魚種
彰化縣擁有台灣最美的潮間帶,漢寶濕地被形容是最後的桃花源秘境,海洋生態豐富;精誠中學生物老師李志穎最近帶學生探訪濕地時,發現罕見的帶鰕虎。李志穎說,這次發現俗稱「海沙溜」的帶鰕虎,農委會的台灣魚類資料庫至今沒有任何紀錄。
「蝠」氣來了 新北五股濕地增設蝙蝠屋
不一定在山區才能看到蝙蝠!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合作,在五股濕地增設蝙蝠屋,復育蝙蝠棲地,還可透過蝙蝠控制濕地內蚊蟲數量,維持濕地生態的平衡,也提供民眾另一種環境學習空間。
隨意放生台東首祭濕保法開罰 用野動法將是數倍代價
濕地保護法實施五年來,2019年1月台東縣政府首次引用裁罰一名為生病妹妹祈福的女子,當時女子是在卑南溪口潟湖「放生」一群吳郭魚,但也讓她被縣府依違反「濕地保育法」開罰6萬元,且須接受四小時環境教育課程。
環頸雉春吶 恐成知本濕地絕響
保育類環頸雉即將進入繁殖期,族群穩定的台東知本濕地又可以聽到牠們的求偶鳴叫聲,但因台東縣政府即將在該處設光電廠,若棲地遭破壞,當地環頸雉「春吶」恐成絕響,荒野協會台東分會號召志工記錄。
全台首度 學甲濕地出繪本 環境教育UP
內政部營建署及台南市農業局補助「學甲濕地保育行動計畫」,由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委由學甲國小團隊執行,創作出「學甲濕地故事繪本」,20日正式出版,是全台首度以濕地為主題的繪本。
茄萣1-4道路開發案二度行政訴訟 3月12日宣判
茄萣濕地1-4道路興建案,因危及保育類黑面琵鷺棲息地,反對開路的當地居民對市府二度興訟。2016年1月,環評結論才遭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撤銷,同年4月,市府即重啟環評,並在8月再次通過環評大會審查。居民委託律師蔡易廷提告,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也在卸任後加入戰場,昨(19)日在法院進行最終辯論,訴訟結果將在3月12日進行宣判。